节流装置在流量测量的过程中,由于被测介质的复杂,测量方法亦是多种多样,由此也就出现了各种基于不同测量原理的流量传感器或节流件。按测量方法和结构来讲,可分为:差压式、浮子式、容积式、涡轮式、电磁式、涡街式、超声波式,热式,科里奥利式,按安装方式来讲,可分为:插入式,封闭管道式,明渠式。
采用先进技术制造成形的威力巴流量传感器,是根据差压式工作原理、插入式安装方法设计的流量传感器。其完全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的子弹头形截面、高强度的无缝整体结构、具备本身抗堵能力的低压孔设计等技术均居****地位

※注:公称通径根据工艺条件要求,通径从Φ50~Φ400MM。例:LGBA—16—80表示:标净环室孔板节流装置,水平安装,工作压力6kgf/cm2公称通径为Dg80二、作用原理和结构1、基本原理
在管道内部装上孔板或喷咀等节流件,由于节流件的孔径小于管道内径,当流体流经节流件时,流速截面突然收缩,流速加快。节流件后端流体的静压力降低,于是在节流件前后产生静压力差(见图1),该静压力差与流过的流体流量之间有确定的数值关系,符合Q=K.△P 。用差压变送器(或差压计)测量节流件前后的差压,实现对流量的测量。

2、节流装置的结构如图2、3所示:

三、安装要求
节流装置的安装和使用与下列管段和管件有关:节流件上游侧**阻力件、**阻力件,节流件下游侧**阻力件,从节流件上游**阻力件到下游**阻力件之间的管段以及差压讯号管路等。

1、 管道条件
(1) 节流件前后的直管段必须是直的,不得有肉眼可见的弯曲。
(2) 安装节流件用的直管段应该是光滑的,如不光滑,流量系数应乘以粗糙度修正系数。
(3) 为保证流体的流动在节流件前1D处形成充分发展的紊流速度分布,而且使这种分布成均匀轴对称形,所以:
1) 直管段必须是圆的,而且对节流件前2D范围,其圆度要求甚为严格,并且有一定的圆度指标。具体衡量方法:
(a)节流件前0D、D/2 D、2D4个垂直管截面上,以大致相等的角距离至少分别测量4个管道内径单测值,取平均值D,任意内径单测值与平均值之差不得超过±0.3%
(b)在节流件后,在0D和2D位置用上述方法测得8个内径单测值,任意单测值与D比较,其*大偏差不得超过±2%。
2)节流件前后要求一段足够长的直管段。这段足够长的直管段和节流件前的局部阻力件形式有关和直径比β有关。见表1(β=d/D;d为孔板开孔直径,D为管道内径)。
(4)节流件上游侧**阻力件和**阻力件之间的直管段长度可按**阻力件的形式和β=0.7(不论实际β值是多少),取表一所列数值的1/2。
(5)节流件上游侧为敞开空间或直径≥2D大容器时,则敞开空间或大容器与节流件之间的直管长不得小于30D(15D)。若节流件和敞开空间或大容器之间尚有其它局部阻力件时,则除在节流件与局部阻力件之间设有附合表1上规定的*小直管段长L1外,从敞开空间到节流件之间的直管段总长也不得小于30D(15D)。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10(6)
|
14(7)
|
34(17)
|
5
|
16(8)
|
12(6)
|
18(9)
|
4(2)
|
0.25
|
10(6)
|
14(7)
|
34(17)
|
5
|
16(8)
|
12(6)
|
18(9)
|
4(2)
|
0.30
|
10(6)
|
16(8)
|
34(17)
|
5
|
16(8)
|
12(6)
|
18(9)
|
5(2.5)
|
0.35
|
12(6)
|
16(8)
|
36(18)
|
5
|
16(8)
|
12(6)
|
18(9)
|
5(2.5)
|
0.40
|
14(7)
|
18(9)
|
36(18)
|
5
|
16(8)
|
12(6)
|
20(10)
|
6(3)
|
0.45
|
14(7)
|
18(9)
|
38(19)
|
5
|
17(9)
|
12(6)
|
20(10)
|
6(3)
|
0.50
|
14(7)
|
20(10)
|
40(20)
|
6(5)
|
18(9)
|
12(6)
|
22(11)
|
6(3)
|
0.55
|
16(8)
|
22(11)
|
44(22)
|
8(5)
|
20(10)
|
14(7)
|
24(12)
|
6(3)
|
0.60
|
18(9)
|
26(13)
|
48(24)
|
9(5)
|
22(11)
|
14(7)
|
26(13)
|
7(3.5)
|
0.65
|
22(11)
|
32(16)
|
54(27)
|
11(6)
|
25(13)
|
16(8)
|
28(14)
|
7(3.5)
|
0.70
|
28(14)
|
36(18)
|
62(31)
|
14(7)
|
30(15)
|
20(10)
|
32(16)
|
7(3.5)
|
0.75
|
36(18)
|
42(21)
|
70(35)
|
22(11)
|
38(19)
|
24(12)
|
36(18)
|
8(4)
|
0.80
|
46(23)
|
50(25)
|
80(400)
|
30(15)
|
54(27)
|
30(15)
|
44(22)
|
8(4)
|
注:1、上表只对标准节流装置而言,对特殊节流装置可供参考。
2、 上表所列数系为管内径D的倍数。
3、 上表括号外的数字为“附加相对极限误差为零”的数值,括号内的数字为“附加相对极限误差为±0.5%的数值。即直管段长度中有一个采用括号内的数值时,流量测量的极限相对误差

上述三种取压口安装方式,均可与管道对称和管道的同一侧进行安装
(7) 安装节流装置的管道处于垂直时,冷凝器应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上,这样可以消除因取压孔位置高度不同而引起的测量误差。
(8) 导压管应按被测流体的性质和参数使用耐压、耐腐蚀的材质制造,其内径不得小于6mm,长度*好在16m之内,视被测流体性质而安,不同长度下的*小内径见表2
⑼ 安装差压信号 按1:10倾斜度敷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