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铁类金属的特性与种类
铁类金属材料通常是由冶铁、炼钢成形。工业上常用的铁依含碳量可分为  纯铁、钢、铸铁,简述如下:
  1.工业用纯铁:含碳量0.02%以下的铁碳合金,性质柔软、富延性,但不适用
  于构造材料。主要作为电磁器材料、白铁皮之素材、合金钢之原料。
  2.碳钢:含碳量0.02~2.0%的铁碳合金。性质依化学成分、加工过程、热处理
  有所不同,在正常化组织时依性质决定含碳量。
  依含碳量分:
  a 低碳钢:含碳量0.02~0.3%。
  b 中碳钢:含碳量0.3~0.6%。
  c 高碳钢:含碳量0.6~2.0%。
  “普通碳钢”是指含碳量0.1~0.2%,延展性、切削性、焊接性均佳,加
  工后表面光滑,常做为一般结构材料。“机械用碳钢”是指含碳量在低、中碳
  含量范围,性质较一般结构用碳钢优,加工性质良好,质地均匀,常做为机件材料。
  铁碳合金若加入其他特殊合金元素,则产生特殊材质铁类金属,即为合金
  钢。具代表性的合金钢为“不锈钢”,其主要合金元素加入2%以上的“铬”,
  在不同环境中可提高耐蚀、耐锈性。
  3.铸铁:通常含碳量为2.0~6.67%的铁碳合金。铸铁熔融温度较低、熔解时流动性良好且价格较低廉。
  以往铸物强度不佳,但近几年已发展出许多机械性质良好的铸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