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产品目录
品牌专区
公司新闻
技术文章
联系我们
+
电热器材
精密型高温烤箱
卤素电热管
碳纤维光波电热管
镀金碳纤维电热管
碳纤维电热管
辐射电热管
电热扁带(扁丝)系列
电热合金系列
硅橡胶加热器
石英管加热器
+
传感与测控
风速传感器/风速变送器
温度传感器\变送器系列
一体式温湿度传感器\变送器系列
湿度传感器\变送器系列
流量传感器/流量变送器
分体式温湿度传感器\变送器系列
特殊(高温、露点、恒温箱、短信报警器)应用产品
测量仪表系列
测控仪表系列
盘装电量表
+
压力表/压力仪表
一般压力表系列
记忆压力表系列
聚丙烯外壳**型压力表系列
氨用压力表系列
不锈钢差压压力表系列
船用压力表系列
精密压力表系列
抗硫压力表系列
数字(显)压力表系列
电接点压力表系列
+
高温线缆
物绝缘耐火电缆
多芯高温电缆线
硅橡胶高压线
硅橡胶绝缘编织线
硅橡胶绝缘高温线
氟塑料绝缘高温线
+
低压电器及开关
光伏发电逆变器
电动机软起动器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高压成套开关设备
电泳仪电源系列
电气转换
断路器
接触器
继电器
开关电器
+
气动元件
干燥器系列
控制器系列
多种流体用元件
SMC传感器
真空元件
空气组合元件
执行元件
气动工具
真空发生器、真空吸盘
快速接头及辅件系列
+
电磁阀/阀门/执行器
过滤器/减压阀
阀门定位器
风门执行器
阀门控制器
阀门
阀门执行机构
二位三通电磁阀
不锈钢直动电磁阀
不锈钢蒸汽电磁阀
全铜蒸汽电磁阀
+
电工仪表
电缆故障定位仪/电缆故障测试仪
数字通信网络测试
安防系统测试
低电压表(纳伏表)
低电流表(皮安表)
高压验电仪器
变压器测试仪器
断路器试验仪器
电度表校验系统
回路阻抗测试仪器
+
安规检测仪器
台式测色仪/便携式分光仪
抖晃测量仪/抖动仪
燃料电池用阻抗测试仪
高次谐波/闪变分析仪
EMC相关试验设备
电子负载装置
信号源
计数器系列
扫频仪系列
天馈线测试仪
+
环境检测仪器
视频仪
甲醛检测仪
放射性检测仪
环境测试设备
氨气检测仪
建筑声学测量仪器
空气过滤器
半导体特气检测仪
氧气浓度计\氧气检测仪
毒性气体检测仪
+
无损检测
附着力测试仪
桩基、桥梁检测仪器
管线探地雷达
裂缝测宽仪
楼板测厚仪
钢筋检测仪
数显回弹仪
紫外仪系列
热值仪系列/熔点仪
旋光仪
+
分析仪器
硬盘驱动分析仪
串行数据分析仪
显示器测量仪/显示器分析仪
无机离子在线分析仪
营养盐在线分析仪
有机污染物在线分析仪
**剂在线分析仪
悬浮物/颗粒计数/在线分析仪
光时域反射分析仪
铁水热分析仪
+
气动工具系列
气动钉枪
弹簧吊车
气动喷枪
气动拉帽枪
气动拉钉枪
气动吹尘枪
气动环带机
气动砂轮机
气钻/钣金钻
气动除锈器
+
手动工具系列
汽修汽保类工具
电子电工类工具
工具包,箱,车
表面修整类工具
测量类工具
敲击类工具
切割类工具
紧固类工具
夹持类工具
机工类工具
+
静电设备
离子风蛇系列
静电接地报警器/静电产生器
静电仪器静电测试仪系列
高压发生器系列
除静**系列
离子风嘴系列
静电除尘离子风枪系列
离子风机系列
高频除静电设备
人体静电释放器
+
工业洁净
工业擦拭布
工业擦拭纸
工业湿纸巾
无尘布/无尘纸
过滤纸
吸油棉
+
量具系列
角度仪
三坐标
圆度仪
轮廓测量仪
杠杆表
千分表/内径表
高度尺
深度尺
内外径千分尺
游标卡尺
+
测绘仪器
求积仪
垂准仪
高精度GPS
电子经纬仪
数字水准仪
激光全站仪
激光扫平仪
激光投线仪/标线仪
+
调压调功触发板
控制器
调压调功触发器
固态继电器
电力调整器
+
磁性工具/磁性表座/磁性工作台
脱磁器
研磨机
永磁式磁性吊盘
永磁吸盘
磁力工作台
永磁电控磁盘
冷却管系列
V型座/磁性底座系列
磁性表座
磁性應用工具
+
硬度计
水果硬度计
显微硬度计
多功能硬度计
邵氏硬度计
巴氏硬度计
韦氏硬度计
超声波硬度计
肖氏硬度计
维氏硬度计
布氏硬度计
+
探伤设备
相控阵探伤仪
钢丝绳探伤仪
涡流探伤仪
磁粉探伤仪
射线探伤仪
数字超声波探伤仪
+
快速夹具
快速夹具新产品
门栓式快速夹具
推拉式快速夹具
水平式快速夹具
垂直式快速夹具
+
机床附件
工作灯系列
操作件系列/附件系列
垫铁系列
软管及接头系列
金属导管系列
塑料拖链系列
钢制拖链系列
防护罩系列
+
磨料磨具
砂纸
砂碟
布轮
千页轮
切割片
打磨片
抛光腊
尼龙刷棍
尼龙轮
带柄叶轮
+
橡塑/密封系列
其它橡胶制品
特种密封系列
门类密封系列
烘箱烤房密封条
电气机柜密封条
建筑材料系列
车船部件系列
工程橡胶系列
**橡胶开关
硅橡胶制品
+
保温耐火材料
防火系列
石棉系列
保温材料系列
+
万向轮/万向脚轮
叉车轮\单轮系列
打气轮/风火轮系列
导电/防静电轮系列
手推车系列
耐高温轮系列
脚杯系列
加重型轮系列
重型轮系列
中型轮系列
轻型轮系列
联系我们
无锡斯洛森测控技术
电 话:0510-66810836
传 真:0510-82300399
详细新闻
首页
>>>
公司新闻
浅析缓变与突变漏电分开鉴别的漏电继电器电路的特点
浅析缓变与突变漏电分开鉴别的漏电继电器电路的特点
1 引言
在我国目前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产品中,电子式占据主流。电子式中采用漏电继电器与交流接触器组成组合式漏电保护装置,在漏电保护器中占有相当份额。由于此类漏电继电器具有电路设计简单、可靠、可维护性较好等特点,并且容易实现自动重合闸功能,较好地兼顾了用电**保护与供电连续性的需要,因此在农网改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流型漏电保护继电器发展至今,已从早期的普通电流型演变到后来的脉冲型、鉴相型、鉴相鉴幅(时控鉴幅)型等多种型式。电路设计的复杂程度也较以前提高。但从现有产品的电路设计看,总体上仍为引进突变量原理,采用“漏、触分开”式,即在普通缓变漏电保护基础上,增加突变量漏电检测部分,再结合自动重合闸电路组成完整的电路。在限定的条件下,缓变与突变漏电分开鉴别式漏电继电器确有其合理性与先进性一面,这一点已在实际使用中得到证实。
2 缓变漏电与突变漏电检测电路特点简析
“漏、触分开”式漏电继电器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
供电线路正常工作时,漏电流为缓变量,若缓变的漏电流逐步增加达到漏电额定动作值IΔn时,漏电继电器动作跳闸。当供电线路出现人畜触电甚至断线落地时,此时的漏电流为突变量。由于此类漏电继电器在设计时均采用缓变与突变量分开鉴别,因此突变量选取是关键部分,一般均采用微分电路检测(包括正负脉冲),当线路在一定的缓变漏电流基础上出现突变量时,微分电路工作,获取一脉冲信号,此脉冲信号若大于突变漏电额定动作值ΔIΔn,则漏电继电器动作跳闸。为了兼顾缓变与突变漏电灵敏度及漏电继电器运行可靠性,一般漏电动作值IΔn均远远大于脉冲动作值ΔIΔn。如图2所示
在突变量选取中视其受合成漏电流影响程度大小,区分出鉴幅式(脉冲式)、鉴相式,时控鉴幅式(鉴相鉴幅式)等几种型式,也就在所谓的漏电不动作死区上有了大小之分。
从电路设计原理上看,此类漏电继电器均需依靠剩余电流互感器检测出供电线路上的毫安级弱电漏电信号,然后经检波整流放大后才能进行缓变量与突变量检测,并分别比较判断其是否达到额定动作值。在检波放大部分,一般均采用比例放大器作为基本电路,如图3所示。
当互感器将毫安级漏电流变为毫伏级信号时,频率仍为50Hz正弦波,经比例放大后频率基本不变,电路工作正常,但若出现断线落地等大电流漏电故障时,如220V线路经4~10Ω接地电阻可产生(220V/4~10Ω)几安培至几十安培的漏电流,此时用坡莫合金做成的互感器输出信号严重失真,为高频失真的正弦波信号,此时由于比例放大电路本身的频率特性限制,其输出电压较毫安级漏电流时反而降低,这一点理论和试验均可以证明此现象存在。极端故障时产生的安培级漏电流(如断路落地等)也会因此现象出现跳闸后不闭锁的事故隐患。
针对这种情况,一般漏电脉冲继电器只需将比例放大电路改为比例积分放大电路就可以很好地解决此问题,如图4所示。对时控鉴幅(鉴相鉴幅)电路而言,由于采用本机电源变压器付方的50Hz正弦波信号经裂相分解后模拟A、B、C三相正弦波作为时控信号,以便在供电线路同相发生触电时打开时控门,然后经采样及微分电路产生突变量信号,完成时控鉴幅功能。当互感器输出的失真高频交流信号再经比例放大电路放大后,无法与模拟的A、B、C三相50Hz正弦波信号同步,即漏电信号无法与时控信号同步,因此对实现时控鉴幅即所谓的鉴相鉴幅功能将有很大影响。然而在时控鉴幅式漏电继器电路中必须采用交流比例放大电路才能保证漏电信号与时控信号同步,不适宜在反馈电路中加入反馈电容改善频率特性,对此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3 自动重合闸工作原理简析
由图1工作原理图可以看出,缓变量检测与突变量检测经比较电路判别后共同控制自动重合闸执行电路,由本机内直流继电器接点通断控制交流接触器通断,完成自动重合闸与跳闸功能。下面对不同漏电情况时重合闸工作过程作一些讨论(以正脉冲为例):
(1) 当线路漏电为缓变量并逐步增大超过额定漏电动作值IΔn时,比较器A输出高电位,使重合闸执行电路工作,如图5所示。此信号经延时后仍然存在,漏电继电器一次跳闸闭锁,不具有自动重合闸功能。只有关闭漏电继电器电源后重新启动,才能正常投运。
(2) 当线路出现突变量漏电时分两种情况讨论:
a突变量大于额定脉冲动作值ΔIΔn,但小于额定漏电动作值Δn,且经过一分钟延时后持续存在,如图2所示。此时突变量检测电路工作,并
经比较器B使重合闸电路工作,经一分钟延时后再次重合闸,但由于线路仍存在故障漏电ΔIΔ(ΔIΔn≤ΔIΔ≤IΔn)使得重合闸电路再次跳闸,且有若干次重合闸出现,若为人体触电即容易出现所谓的二次打击现象。若在延时一分钟内此故障电流消失,则重合闸电路自动合闸,供电线路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b突变量漏电大于额定脉冲动作值ΔIΔn且超过额定漏电动作值IΔn,延时一分钟后此漏电流仍然存在,如图6所示。在t1时刻出现的突变量首先由突变量电路检测后使重合闸电路工作,交流接触器跳闸,漏电流降为零,经一分钟延时后重新合闸,此时由于故障漏电依然存在,且超过IΔn,在t3时刻使得缓变量检测电路工作,重合闸电路再次跳闸并且保护闭锁,完成一次重合闸功能
湿度传感器探头
,
不锈钢电热管
,
PT100
传感器
,
流体电磁阀
,
铸铝加热器
,
加热圈
。
由上述讨论可知,仅在漏电流波形满足图6波形时,才具有真正意义的一次重合闸功能。4 漏电继电器改进意见探讨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农网改造后供电线路漏电流较少(如小于50mA)情况下,不必过于强调鉴相、脉冲鉴幅等突变量选取,刻意在所谓的理论上存在漏电不动作死区上做文章,在功能上过分夸大反而对产品本身带来负面影响。而在漏电流较小的情况下,普通漏电继电器动作灵敏度也可以得到很好改善。另外从多年的现场触电现象看,并未有真正的在死区上造成触电死亡的准确报道,相反由于强调突变量选取,在实际使用中抗干扰能力下降,误动机会增多。为了减少误动,只好采取增大额定脉冲动作值ΔIΔn及额定漏电动作值IΔn,更削弱了此类漏电继电器的灵敏度。理论分析可知,当ΔIΔn增大到一定值时与普通漏电型在动作灵敏度上区别也不大。因此,在保证简单可靠,抗干扰好的情况下,使用普通电流型漏电继电器,并在基本功能上作一些改进,应该具有很好的实用性。电路原理如图7所示。
按此原理设计的漏电继电器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 供电线路合成漏电流不论是缓变量或突变量,当其持续存在并达到额定动作值IΔn时,漏电继电器跳闸,经过延时后在t3时刻被检测到时应再次跳闸并保持闭锁,从而实现真正的一次自动重合闸。如图8所示。
此时额定漏电动作值的设定可依据各地供电线路漏电大小及旱季和雨季设2~3档灵敏度,如设75mA、150mA,300mA等,由用户分别调节,重合闸延时时间取3
0s左右,兼顾运行稳定可靠及漏电保护功能。
(2) 当供电线路漏电流达到额定动作值IΔn漏电保护器跳闸,在延时时间内漏电流小于额定值甚至消失,漏电保护器应能自动重合闸,并保持正常运行状态,这样既可以保证有效动作,也可以避免干扰,提高供电的连续性、稳定性。
(3) 漏电继电器动作时间应考虑适当加长,本机采用0.2s,加上交流接触器组成组合装置应在0.3s左右,这样可避免供电线路瞬时电器设备起停干扰,同时兼顾分级保护与家用末端漏电继路器的配合,做到不越级跳闸。用户可以选择同一厂家产品,要求厂家出厂时做好分级保护配合问题,可以解决运行时的后顾之忧。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缓变与突变漏电分开鉴别式漏电继电器较适合我国农村低压电**点,得到广泛应用,是农村**用电的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随着国内农村低压电网改造的大面积推广及电力系统资产与责任相对应的新情况,供电的连续、稳定、可靠等矛盾变得十分突出,在大力推广末端家用漏电断路器的基础上,在农网低压供电线路首端安装漏电保护器,与短路、过载保护一起作为极端故障下的保护是行之有效、必不可少的。
因此,漏电继电器的适用性、质量的可靠性、良好的抗干扰性,简易可维护性等将是未来必须要认真解决的问题,没有必要过分强调不实用的辅助功能。从抗干扰角度来说,应尽量避免使用微处理器等数字集成电路,因为漏电继电器工作环境处于强电包围之中,是典型的弱电控制强电的电子设备,很容易受到干扰而造成误动。
我们在充分肯定“漏、触分开”式漏电继电器产品的合理性、先进性及适用性的同时,也应看到其不足的地方,并根据现场使用情况作出改进,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漏电继电器产品。
上一篇:
PT100传感器技术向高频领域发展应重新认识的几个概念
下一篇:
互感器检定装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加盟我们
如何询价
使用指南
签收与拒收
付款方式
促销信息
售后服务
补发货流程
**与保密
客户服务承诺
免责声明
退换货原则
支付**
退换货流程
Copyright@ 2003-2025
无锡斯洛森测控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无锡市崇安区江海东路588号21栋604室
电话:0510-66810836
传真:0510-82300399
网站导航
:
湿度传感器探头
,
不锈钢电热管
,
PT100传感器
,
流体电磁阀
,
铸铝加热器
,
加热圈
苏ICP备09079078号-3
苏公网安备 32020202000206号